签了劳动合同不给员工一份怎么赔偿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劳动文本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各执一份,也就是说员工自己要保存一份。即便是劳动合同变更,双方也在各执一份。但是如果劳动者签订是集体合同,可以由工会代为保存,没有工会的,由代表人代为保存。
但很多情况下,一些部位的员工往往不愿意自己保存劳动合同,一是怕弄丢了,二是觉得信任单位。
比如我们这样的国企单位,大多数员工都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一般情况下,员工不会主动离职,单位也不会轻易辞退一名员工。因此,劳动合同签好之后,给员工,员工都嫌自己保存着麻烦,怕丢了,平时基本上也用不着。所以我们的劳动合同都保存在人力资源部的档案柜里,员工也很少有人来查阅。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也规定,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虽然说如果单位不给员工劳动合同,如果造成损失或损害,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就实际工作中,这个损失或损害很难确定,劳动者也不好取证,如果有纠纷,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赔偿。
如果遇到把劳动合同交给员工,员工自己不保存的情况,单位为了规避自己的责任,要说服劳动者自己保存。说服不了的,让劳动者签字,证明是自己委托单位代为保存的。
我们经常会碰到,去单位工作,签了劳动合同,公司没有主动给员工一份!这种情况用人单位明显是违法了,依据劳动合同法第16条,用工方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是一式两份,员工必须要有一份的!
尤其是那些私企,签完合同,基本上不会主动交给员工!这个时候员工就有权要求公司把合同发放到手!劳动合同法第81条,有规定,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到劳动者手上,就可以向劳动部门投诉,责令公司整改,如果是因为没有劳动合同而造成的损失,假如能够充分举证的,公司也必须承担赔偿责任!
很明显公司签完劳动合同,不交付给员工一份是违法的!
既然已经违法了,为什么还有公司,把两份合同都收回去,不交给员工呢?
原因很简单,公司就是为了,规避用工风险,万一产生劳动纠纷,员工手上没有劳动合同,就很难举证。劳动合同是员工最重要的证据,个人的工资待遇,工作时间,一切都是照合同办事。员工没有合同,不能证明劳动关系,员工任何的诉求都无法实现!
很多公司,尤其是私营小企业,在用工形式上就不会那么正规!恶意延长时间,加班没有加班费,有也是很少的一部分!克扣工资,等等像这些有损员工利益的行为,如果员工想要举报投诉,没有劳动合同是很困难的!
就算员工与公司撕破脸,申请劳动仲裁,劳动合同也是最有利的证据。作为员工,手上没有合同,就增加了申诉的难度!
遇到这种情况,员工该怎么办 ?
其实只要公司照常发工资,该有的福利都到位,那么劳动合同,在公司那里保管也是一样!但是就怕公司有小动作,会有一些违法的行为,那么这个时候员工就很容易吃亏!
员工发现苗头不对,就应该注意保留证据!没有劳动合同,还可以保留其他的证据!比如工资条,银行打款的流水,提前录音,这些都可以,证明劳动关系!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最后签了劳动合同,没有交付给员工一份,虽然不符合法律规定,在没有损害员工利益的前提下,是没有赔偿这么一说!因为不给员工劳动合同,也不一定会让员工造成损失,因此你也很难举证。如果发现公司有违法的行为,一定要记得保留证据,这才是重点!即时没有劳动合同,但是其他证据也能证明劳动关系。
依照《劳动合同法》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上签字或盖章生效。生效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有些用人单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后,以各种借口拒绝把劳动合同交给员工,而是都由人力资源部门保管。
对于这种现象,劳动者完全有权利向用人单位主张自己保管劳动合同。如用人单位拒绝的,可以依法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纠正错误。
至于用人单位不把劳动合同交还劳动者的错误,目前法律尚未明确惩罚措施,无法主张经济赔偿。
首先,《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已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各执一份 ”。
其次,《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 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也就是说,如果单位未将合同文本交给员工,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举报,如已造成损害的,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另外,劳动合同文本并不是证明双方劳动关系的唯一要件,员工可以结合考勤表、工资条、入职表、工作证、工作服、工作记录、证人证言等证明已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你好,我从事工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十余年。现如今很多公司都担心未签劳动合同要支付11个月的双倍工资,所以不签合同的公司也越来越少了,于是很多公司就想出另外的套路来规避风险。那就是签合同,但不给员工一份,这样看起来主动权就在公司手里了。
用人单位签订完劳动合同后不给员工副本怎么办
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维护双方权益最重要的书面证明。一般情况下,劳动合同上注明“双方各执一份”。但是,有些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后,并没有给员工一份合同副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
《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第二款: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分别持有;《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没有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为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文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不为劳动者持有劳动合同的,劳动监察部门可以责令改正。至于赔偿责任,在实践中基本上是难以使用的,主要是因为不为员工持有劳动合同不一定对雇员造成实质损害,而且员工很难证明损失的存在。
因此,该公司的做法是非法的。如果员工对公司的决定不满意,可以向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监督机构投诉。
以上是沈阳劳动纠纷律师对用人单位签订完劳动合同后不给员工副本怎么办的全部相关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劳动合同签了不给员工合同有效吗
劳动合同签了没有给当事人,合同有效。因为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没给的一般情况下依然算生效。即使用人单位没有将一份劳动合同给劳动者,只要双方签字盖章,劳动合同是生效的。
虽然签完劳动合同后没有给职工一份不影响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但这种情况是不合理的,是违法行为。因为劳动合同应该是一式两份的,签完劳动以后,公司应该把其中一份交给员工,如果公司把两份都收走,员工可以直接跟公司索要劳动合同。即使只签了一份,也要要一份复印件。如果公司依旧不给,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八十一条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签订劳动合同但是没有给员工
法律分析:签订了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没有将劳动合同发到员工手里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的。 如果用人单位不将劳动合同发送给劳动者,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并要求用人单位提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为什么签了劳动合同不给员工
法律分析: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但不给员工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的。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不给劳动合同,支付双倍工资进行赔偿,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只要发生了用工行为,与员工形成了劳动关系,即使是没有签劳动合同书,员工就享有劳动法上规定的各项权利,单位也负有劳动法上的各项义务。其中,依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就是用人单位不能免除的强制性法定义务。假如单位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可以责令单位缴纳,甚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并对用人单位进行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八十一条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签了劳动合同公司不给员工怎么办
劳动合同企业不给员工,职工可以请求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职工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以未签订劳动合同为由提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文章来自互联网,只做分享使用。发布者:taotao0423998,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qudinghao.com/n/408740.html